当前位置:主页 > 商业资讯 >

全球快消息!在公厕待了三天三夜,没看懂门口挂的“是男是女”

发布时间: 2023-03-28 22:50:18 来源:BB姬

「马桶」是人思维的宝库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那「公厕门口」挂着的性别标识,到底哪边是男,哪边是女?

前段时间,日本的一位网就曾因为分辨不清「公厕标识」而在推特求助。

他发推向世界提问,只为弄清公共厕所门上的「标识」到底哪边是男,哪边是女。

很显然,这位日本友人在公厕门口,被自己的膀胱折磨得不轻。他在推特上怒吼:" 人有三急,但求你别再问这么难的问题了,好吗?"

有人说他走错了,左边这个明显是给「宝可梦」使用的公厕。因为只有「代欧奇希斯」才会和左边那个标识长得一模一样。

至于为什么?因为右边看起来是「无限大」,无限大可以包容所有性别。

将下摆延展一下,一个平滑的 " 倒 U " 就成为了一条裙子;

就像我不说,你永远不会相信下面这块看似海拉鲁石碑的东西,其实也是某个公厕的性别标识。

「公厕标识」早年没有这么难认。

曾几何时,它们在国际标准中过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
那时候,男厕用的是蓝色,女厕用的是红色,大家常常会给女厕的火柴人上套上裙子,来做出肉眼可见的区分。

在这小小的标识之上,复杂的元素显然有点太多,而设计又是一门追求精简的学问,所以," 西服,裙子 " 都是可以被简化的对象。

之后,标识上的火柴人就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四肢。它被简化成了一个球,和一个三角形,通过不同颜色、组合来表示男女。

总有些创作者会别出心裁,来一手日月颠倒,让无数路人在公测门口,在男男女女中徘徊不定,抱着膀胱神魂颠倒。

而这种「简化」一旦开始,就没完没了。

当大家都习惯性地把倒三角看作 " 男人的西服 ",把正三角看作 " 女人的裙摆 " 的时候,厕所标识的颜色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,它成为了一种累赘。

所以你会发现,有的厕所标识没有颜色。它们就是想成为你迫在眉睫时的最后一把良心锁,让你垫着脚尖挪动到厕所门口的时候,还要眯着眼睛,看清楚到底哪个短边在上,哪个短边在下。

它们已经大道飞升,脱离了肉体凡胎,成为了纯粹的「线稿标识」,哪边是男?哪边是女?又何必搞得这么清楚?

所以行外人看到这些标识,只能说上一句 " 简约而又高端,纯粹而又大气 " 来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丝不屑:

" 你自己猜得透这是男厕女厕吗?"

此刻,它们或是圆,或是方,只要你能在其中看出个大概,那你就是成功的。

这一切,真的值得吗?

在大道至简被外人所熟知之后,「公厕标识」的意义就已经不在 " 标识 " 二字之上,它成为了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,通过公厕你能发现人类对于艺术的追求。

有陈旧的艺术会套用 " 借代 ",把「鹿」代为「人」。

用「麋鹿」那一眼可见的明显区别,去含蓄地区分一下男女,再用英文字母简单强调一下。

所以为了贯彻这一思路,艺术家结合了一点英语语境下的黄笑话。

外行人理解不了其中深层次的内涵,毕竟这只是公共厕所,他们只能在这里打上几分钟的哑谜。

但是也有例外,不同物种也可以相互联系。

比如当标识上的都是西方神话中的幻想种,看着 " 半人马 " 在左," 小美人鱼 " 在右的时候,你就会知道那些顶着 " 猫图 " 招摇撞骗的 " 渣男 " 有多可恶。

有时候你会对他们的象征一目了然;但还有时候你真的不明白,他们给安卓小人穿上裙子到底是为了什么。

很多设计「公厕标识」的人会尝试将公厕中的 " 男、女 " 形象与他们当地的文化结合在一起。

所以在日本,你也许看不到男女,而会看到 " 奥特之父 " 与 " 奥特之母 "。

知道的人熟门熟路,不了解的人指不定照着男孩的终极目标是 " 美少女战士 " 而大踏步向前,让自己一步又一步踏向深渊。

比如下面说的这句 " 男士在左,因为女士常常向右(是对的)",这句话有趣,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理解门槛,远没有标识那般清楚。

这种语言的隔阂,也会天然地导致一定程度的误读。

但这又能怎么样呢?还不是有 30% 的人会误入另外一边!

要我说,这种模棱两可的「公厕标识」应该早点灭绝。试想我 20 多年光明磊落的人生,如果无端输在「公厕标识」上,我就恨不得立刻重拳出击。

忍不了,一拳把这些 " 男女标识分不清 " 的厕所打爆。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随机阅读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热门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