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商业资讯 >

班级管理要做好“管”“育”结合文章 环球速看

发布时间: 2023-04-21 10:34:44 来源:东方资讯

如今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学校和班级的选择,特别是学生升入初中后,有的家长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成绩更优异的班级中。


(资料图)

一个优秀的班集体,不仅是学生们的成绩优异,更是有着良好的班风、良好的学习氛围,这与班主任的精细管理密切关联。一所学校的整体校风校貌,正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,因此,加强班级管理是每所学校及老师们的共同责任。

教育管理学生是一门学问

在初中阶段,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,自主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,基本上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。大多数教师也认为,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不具备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依然习惯用固有的思维去教育学生们。这样一来,学生总是被动学习,遇到问题很少去主动思考。另一方面,初中阶段的孩子大多正处在成长“叛逆”期,在这时候,老师的教育、管理和引导便显得格外重要。其实,老师对学生的教育、管理是一门学问,在这门学问中,教育和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。

“管”与“育”密不可分

所谓的班级管理,不仅是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所进行的教育管理,更是对学生纪律及日常生活的管理。在一个班集体中,班级管理包含着管理和教育的双重职能。“管”是指对班级纪律、制度、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管理,主要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管教。俗话说“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”,只有严格对规章制度的要求,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。假如没有了制度的约束,那么课堂很有可能是一片混乱,更不用说课下时间的追逐打闹,因此,严管是必不可少的。“育”是教学最基本的内涵,注重的是内在的教育,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,这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所以说,在初中班级管理之中,“管”和“育”缺一不可。同时,“管”和“育”必须相互结合、相互渗透、相互促进。只有坚持管理和教育同步,班级管理体系才能完善起来,才能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效率有效提升,从而达到班级和谐发展的目标。

管中有育,以育为本

“教育是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的基石”,管理促进教育的发展。但在初中的教学管理之中,仅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。良好的班风和良好的纪律是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基础。班级管理须为学科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提供基本的纪律保障,引导学生们自觉地遵守规则,为班集体的荣誉作出自己的贡献。

首先,要制定有效、可行的规章制度,有效、可行的规章制度是教师管理班级的依据,同样也督促着学生严格要求自己。在一个没有规矩、杂乱的班集体中,学习风气可想而知,这样的班集体直接影响老师们正常的教育教学效果。相反地,当老师走进一个井然有序、积极向上的班集体,他的教学热情一定是高涨的。其次,有了可行的规章制度,一定要严格地落实,这就对班级管理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,当管理者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达到相应要求时,学生自然会信服你。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可以带出一批优秀的学生。再者,班主任一定要公正公平、不徇私情,严格按照制度来评价每一位学生,有效地贯彻和落实规章制度,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行为,形成良好的班风,从而保障教育教学正常开展。

管中有育,以育为本。教育不仅体现在学习这一个方面,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也都体现着教育。身教重于言教,看到路边不小心摔倒的老爷爷、老奶奶,就要把他们扶起来,这便是教育助人为乐、尊老爱幼。在班级的规章制度中,也体现着教育,要教育学生们明白遵守规则的道理。在学校举行活动的时候,要求学生遵守纪律,同时教育学生们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活动。在班级管理中,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。班主任管教学生时,若不能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正值“叛逆”期的初中学生可能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,因此,在进行管理的时候,面对不同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,启发、鼓励、引导、尊重学生,走进学生的心里。

(临沂凤凰实验学校 孙贵修)

本版组稿 衣方杰 王启永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随机阅读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热门资讯
财经